“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冲百强’工作推进大会,既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动员会,更是一次擘画未来宏伟蓝图的誓师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安庆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旭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安庆经开区将以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力建设一流园区、全力引育一流项目、全力打造一流队伍”的总体要求,坚决扛起全市经济主战场的责任与担当,知重负重、知难克难,以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冲百强”贡献力量。
聚力双招双引,打造千亿产业链。安庆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一号工程”,按照市委“双轮驱动”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和商业航天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强化产业链招商。聚焦汽车产业本地化配套,围绕三大整车企业延链补链,全年力争招引40家零部件供应商落户安庆,增强汽车产业的总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基金招商。聚焦商业航天产业的关键环节,发挥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和精准识别项目优势,靶向瞄准优质项目,布局涵盖“星、箭、云、材、配套”为重点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三是强化以商招商。全方位、多层次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在经开区拥有暖心、顺心的投资环境,推动实现“引进一个优质项目,打造一个成功典范,带动一批企业入驻”的良性联动效应。着力催化“老树发新枝”,深度挖掘产业上下游协同潜力,推动企业间原料互供、技术共享、市场共建,鼓励扩大再生产,持续加大设备技改更新力度。安庆经开区将构建招商“赛马”机制,调动全员招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思招商、个个谋招商”的良好局面。四是强化为企服务。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服务,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和干部“进企业、察实情、听意见、解难题”活动,大力营造领导好找、事情好办、成本较低、政策到位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来经开对了”成为企业家们一致心声。
聚力平台建设,打造发展新高地。高铁新区、综合保税区是安庆市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更是经开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空间、新赛道,安庆经开区将不断攻坚克难,加码提速、只争朝夕,以两个“新高地”的新发展,奋力打造安庆经济新“增长极”。一是按照将高铁新区打造市域副中心的目标,学习借鉴苏滁产业园、下塘产业园建设“站、产、城”一体化新城的先进经验,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让新区尽快出形象,做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加快中科西光、致航科技、航天产业园等现有项目建设,年内实现8万平方米的商业航天产业园主体完工,“天柱一号”火箭完成首发。二是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加快综保区建设,组建高水平专业化招商队伍;充分发挥综保区对经开区外向型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全力做好振新汽车项目建设“扫尾”工作,实现投产达产,全年生产整车超45万辆;围绕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重要产业,再引进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深化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平台联动,推进产业聚集,将综保区打造成贸易、物流、服务枢纽,全年实现进出口300亿元以上。
聚力项目攻坚,跑出投资加速度。安庆经开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一是做好项目申报,按照周调度、月总结的工作机制,推深做实“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谋划与争取,超前储备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二是强化项目推进,落实“一天都不能慢”的工作理念,对电厂三期、振宜二期、合力车桥、国风新材料等72个亿元以上项目实施全周期管理,逐个排出开工、竣工、投产时间表、任务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三是完善项目调度,建立“红黄”预警和半月通报机制,对未达序时进度约谈提醒,同时开展入库督导服务,确保项目应入尽入、应统尽统,真实反映建设成效。
聚力作风提升,锻造奋进排头兵。发展的关键在干部、重点是抓落实。安庆经开区将大力倡导“实干担当、勇争一流”的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抓实抓细抓早,推动各项工作使劲往前赶,奋力往前冲;将持续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让真干事想干事的人有舞台,有成就感,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创业者鼓劲;将拉高工作标杆,把经开区置身于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下谋划,在国家级经开区中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勇于同更强者比拼、与更优者竞赛,为全市“冲百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