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青草镇:升级产业链条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量:23

近年来,桐城市青草镇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扶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亮丽答卷。

乡村产业发展如何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塑造核心竞争力?“只有结合自身特点选准主导产业,才能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青草镇党委书记王建海介绍,该镇安全健康防护用品产业有注册企业200多家,曾荣膺“中国口罩名镇”称号,是全省唯一的安全健康防护用品产业集群专业镇。面临防护用品销量断崖式下降的窘境,“我们重点推动防护用品企业转型升级,配套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强品牌、抢高端、重质量,使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

“青草镇还有发达的制刷产业,从最初仅生产洗车刷、洗瓶刷、洗衣刷等日常生活用刷,逐步发展到今天生产适合各行各业、适用多种场合的工业刷、异形刷和滚筒刷。目前全镇生产刷子企业近8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有3家规模企业,拥有注册商标41个和1个安庆名牌产品。疫情期间‘口罩经济’活跃,诸多制刷企业‘退刷制罩’。近年来,我们通过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回归主业,现在刷业已成为我镇新的支柱产业。”该镇的安徽四方制刷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性能环保型金属刷丝的项目,总投资5860万元,占地6.5亩,总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购置主要设备52台(套),于2021年6月投产,目前产销两旺,年产值近亿元。桐城市福泽鬃刷有限公司年产800万把生物材料环保型毛刷的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2021年6月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建设,2022年3月投产,成为蓝思科技等上市公司的长期供货商。

同时,青草镇还紧跟桐城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定位,发挥乡贤作用,成功引进两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利用闲置高标准厂房“腾笼换鸟”,打造新能源汽车内饰零部件产业基地,这两家汽车配套产业的产值预计达6亿元,超过安全健康防护用品产业历史峰值的一倍,将为乡镇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且带动了周边就业。

“做口罩时,是在小企业上班,一个月3000元。现在是大企业上班,一个月6000元。”33岁的汪玲玲是青草镇复兴村村民,原来从事口罩制作,随着汽车零部件企业入住,她转行成了汽车内饰产品的缝纫工。

青草镇还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有力抓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的有效路径,通过“输血、造血、固血、活血”四步走,以点带面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后劲明显增强。该镇复兴村将上级各类资金“精打细算”多元化投资,以分红方式获得稳定收益;招引两家省级林业发展公司,盘活近3000亩林地建设油茶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务工,务工增收达150万元;利用桐城市衔接资金42.47万元实施“摇钱树”工程,用经济林木薄壳山核桃替代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中的常规绿化树种,农户提供“四旁”空闲土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整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收获时双方按照协议分红。预计村民每年享受分红100-200元/株,受益农户300余户;该村将闲置的复兴小学老校舍对外出租,增加集体收入11.76万元;将校内791㎡闲置建设用地建成经营性资产厂房对外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盘活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4亩,由村集体出资新建厂房租赁给制刷企业,年租金6.03万元;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网格员+农户”发展模式,将2252亩农田流转到村集体,由安徽农垦集团开展农田“大托管”,2024年村集体获得纯收益30余万元。这几年复兴村集体经济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2022年村集体收入54.13万元、2023年收入89.81万元、2024年预计突破120万元,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地处深山的铜锣村,原为“安徽省级贫困村”,近年来,通过集体林地流转、闲置资产租赁、利用桐城市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智能化养殖设施取得固定收益等路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目前每年稳定在60万元左右。

该镇还立足本地水土富锌的资源优势,优选、推广锌吸附能力强、口感好的优良品种,通过建立示范种植基地,推广绿色种植技术,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把“富锌大米”的特色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下一步,青草镇将继续大力培育防护用品、特色制刷、汽车零部件三个支柱产业,让“三驾马车”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坚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