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老旧小区,新生焕发;一条条城市道路,川流不息;一条条美丽乡村带,连片成景……在台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到处洋溢着新变化、新发展的气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张,城市品质也在持续提档升级。过去一年,我市全面吹响城市提质焕新号角,不断刷新城市颜值,农村也已悄然“蜕变成蝶”,一幅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台州新画卷正慢慢绘就。
城市更新,市民感受“新姿”
刚过去的周末,暖阳高照,风景如画的飞龙湖畔,市民们三五成群,搭起帐篷,铺上野餐垫,休闲赏景品美食。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在台州,这样的生活场景已司空见惯。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气质。
2024年12月1日,《台州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省首部城市更新的地方性法规,为我市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规范路径。
“改造后,我们小区看上去跟新小区差不多,环境变好了,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在温岭繁昌花苑小区,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居民叶连国连声称赞。
建于1999年的繁昌花苑小区,改造前,墙体开裂、屋顶漏水、道路坑洼等情况时常发生。去年5月底,繁昌花苑小区迎来改造升级。
这是我市推进城市建设提质焕新行动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全市各地再掀城市建设提质焕新攻坚热潮,城市发生了许多可知可感的新变化:一江两岸、商贸核心区、鉴洋湖、飞龙湖等区块形象日益丰满,葭沚老街、官河古道、十里长街等一批城市新地标涌现,椒江白云、黄岩桔园、路桥洋洪等未来社区建成亮相……
城市的品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去年,我市列入提质焕新行动推进的重大项目、城市道路、未来社区、老旧小区、公园、历史文化保护等项目共245个,累计完成年度投资195亿元,完成更新改造面积208万平方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竞相迸发。
从旧到新、从矮到高、从单调到多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路网也越织越密。随着8号立交放射线、桐江大道(一江山大道—路桥大道)等10条骨干路的建成,丰年路、经七路等31条断头路的打通,以及20多条品质道路的建设提升,这座城市的“经脉”日益畅通、道路风貌愈加靓丽。
乡村蝶变,村民幸福“加码”
走进黄岩屿头乡沙滩村,斑驳的石墙、朴拙的老戏台、古色古香的店铺,吸引着众多游客。
沙滩村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明清时期就有繁盛的商业活动。但受水源保护区制约和新村异地重建的影响,村里许多老街、老屋年久失修,产业业态不丰富,村庄也一度空心化。
为寻求改变,沙滩村邀请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改造后,沙滩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不仅成为当地网红村,还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浙江省金3A级景区村庄。
城乡融合,离不开乡村振兴。2024年,我市持续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打造“三新”农村共富台州模式,以片区组团为引集成推进,以兴乡人才为基联动发展,努力绘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活美景图。
粮食面积、产量再创新高,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为推动乡村与城市并肩前行,去年我市持续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提升乡村产业,聚力“提速”乡村振兴。
同时,我市以“破乱行动”“点亮行动”“蝶变行动”为牵引,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助力农村面貌从干净有序升级为美丽出彩。去年,全市开展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建设748个,全市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45%以上,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2个,高标准深化提质美丽乡村精品带10条。
为支持美丽乡村迭代升级,我市全省首创《台州市促进乡村片区组团共富若干规定》立法,“大塔后多产业联动发展”的片区组团模式被写入2025省委一号文件《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在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上交出了一份具有台州特色的靓丽答卷。
向绿而行,生态环境绘新景
2024年,台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5,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5;全市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秀,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3.8%,超出年度目标3.2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省控交接断面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
数据闪亮耀眼,变化振奋人心。过去一年,我市以环境质量提质进位为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改革创新试点建设,捧回浙江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些年来,持续提升的生态环境“含绿量”,让台州市民更加有感,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实现连续五年提升。
日前,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1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大陈岛诸湾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获评的优秀案例。这一好消息再一次让诞生在大陈岛的海洋塑料治理模式“蓝色循环”成为热议话题。
2024年,我市持续深化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新建7个“小蓝之家”,建成投运路桥海洋塑料再生“蓝色工厂”,上线运营政府端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一地建设,全省共享”,助力“蓝色循环”模式为全域海洋治理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台州方案”。
美丽台州,渐行渐近。一项项改革举措,汇聚起持续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态答卷,正铺展在台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