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湾区紧紧围绕按照中央、省、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积极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蓝图,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展现出共富路上的龙湾担当。自去年以来,龙湾区在省、市两级的号召之下,紧抓“未来乡村”的建设契机,谋划建设瑶溪街道瑶溪村、永中街道双岙村、郑宅村等一批未来乡村。瑶溪街道瑶溪村更是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打响省级未来乡村“金名片”。本报今起推出“龙湾乡村 共‘富’未来”新闻专栏,邀广大读者共同见证龙湾乡村走向“未来”的筑梦之旅。
清澈的瑶溪河绕过钟秀园,村民们在河边洗着衣服;修葺一新的文化礼堂人声鼎沸,大家挥毫比拼书法……近日,记者走入龙湾瑶溪街道瑶溪村,看到了这么一幅“乡村图景”。去年3月起,龙湾全面启动未来乡村工作,“钟秀瑶溪”是其首个试点乡村。随着瑶溪村“摸石头过河”的步伐,龙湾乡村“未来之美”渐渐明朗。
打造城市“后花园”城乡携手共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论魏晋,不知有汉”,而龙湾区的新时代未来乡村却与城区相生相融、携手共富。2021年3月,龙湾区围绕着打造“一区五城”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未来之城”,全面打响“新中心·大未来”城区品牌,而“未来乡村”便是龙湾“未来之城”不可或缺的部分。龙湾区农业农村局总工程师谢恩赐介绍,龙湾的“未来乡村”将高度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人群享受悠闲生活和慢节奏生活的栖息地、后花园。它们将具有“能游、能娱、能住、能学”等多样性功能,让城市人群在乡村生活和消费,村民则因此获利增收。此外,龙湾还将充分挖掘各个乡村的特点,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型”,让每个村都有叫得响的品牌、拿得出手的“魅力”。为实现“未来乡村”的梦想,龙湾区制定了“五年计划”。2021年为试点先行阶段,以瑶溪村、郑宅村为对象,开展村域型“未来乡村”试点,并完成瑶溪村的建设;2022年-2024年,是全面推进阶段,将制定“一村一方案”,对各个乡村“量身打造”未来图景,要求在2022年底完成30%的未来乡村建设任务,到2023年底完成60%,2024年底完成100%;2025年为总结提升阶段,制定、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巩固未来乡村的建设成果。今年,龙湾未来乡村的省市创建任务分别是提升“钟秀瑶溪”“金色埭头”未来乡村,新建“罗山双岙”未来乡村,培育“清秀郑宅”“百姓宁村”和“古街镇南”3个村域型未来乡村和永中街道镇域型未来乡村,其中瑶溪、双岙、郑宅被列入省级创建试点。
对标“五化十场景”树立瑶溪样板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省级试点“钟秀瑶溪”初长成。瑶溪村位于大罗山北部山麓,山青水绿,风景秀美,瑶溪村党支部书记董毓龙自豪地说,该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优势,打造“钟秀瑶溪”恰是顺势而为。如今,村中三层高的文化礼堂宽敞明亮,一楼大厅里,好几位村民聚集在一起看新闻,二楼的书法室,大家正品评着作品。在村委会一楼的卫生服务站,有自动测量的血压仪、身高体重测试仪,还有自动发药机……记者看到,村民建起的宅基地门口,都会有一方小庭院,里面干净整洁、草木茂盛。村里还有“瓯越鲜风”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好几位游客正在采购土特产。再走远一点,便是钟秀园,大罗山、瑶溪河的美景映入眼帘,还可以去河边“时光印记”和郑家园麦麦酒的小院子里体验一把龙湾“非遗”。董毓龙说,“未来乡村”采用政府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投资改善基础配套设施。项目上按照“政府+社会+村集体+村民”等多主体融合发展的模式招商运营,并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整体运营。在文化与景观共同提升之中,村里的人流量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去年,村里居民年收入水平提升到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较2020年提升了50%,村里集资办民宿、修建庭院的劲头一时高涨。接下来,瑶溪村还会在试点基础上,继续依托大罗山景区的资源优势与发展平台,以“有核无边”的无边界发展理念,让“钟秀瑶溪”的发展经验在龙湾不断“复制”,让“未来乡村”遍布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