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市管医疗机构:
现将《芜湖市城区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站点布局规划(2016年-2020年)》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芜湖市城区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站点布局规划
(2016年-2020年)
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既是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芜湖市院前急救服务网络按市、县两级布局设置,为完善我市城区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和优化调整医疗急救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一)站点建设情况
我市城区院前急救服务现主要由市急救中心提供,该中心现建有城中市二院分站、城东市五院分站、城北市六院分站(仁济骨科医院分点)、江北二坝分站、城南三山分站等五个站点,其中城中市二院分站兼顾长途转运和人员、车辆、物资调配的专用分站职能。为弥补城南、城东新城区没有急救站点的空白,自2015年10-11月份依次组建成立了2家网络医院急救分站,分别为城南中医院分站和城东市一院分站,目前两分站仍处于试运行阶段。
(二)人员和车辆配置情况
市急救中心作为城区院前急救唯一的专业机构,核定编制职数45人、编外控制职数43人,现有在岗职工83人,其中在编在岗38人、编外控制在岗人员33人、临聘担架员12人,共配备院前急救救护车辆22辆(含1辆应急指挥车)。目前试运行的2家网络医院急救分站人员还未完全固定到位,救护车辆未全部购置到位。
(三)院前急救服务现状情况
随着我市城区快速发展,市区人口和面积迅速扩展,人口老年化日益加剧,心脑血管等急危重症患病率不断上升,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重大活动应急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压力较大,群众院前急救服务需求迅猛增长,以中心城区市二院、市五院站点任务较为繁重(见下表)。2015年芜湖市城区人口为191万人,地理面积1292平方公里,分别较2010年增长54.0%、21.3%;年急救转运1.75万趟次,急救转运里程44.0万公里,分别较2010年增长41.7%、29.4%。
二、规划目标
至2020年,建立中心城区(镜湖区、弋江区、经开区、鸠江区江南区域)急救站点8个、城郊(鸠江区江北区域、三山区)急救站点2个。全市城区院前急救的相关资源(车辆、站点、人员等)配置基本达到国家、省规定标准,平均急救反应间期10-20分钟,形成布局合理、装备精良、反应快捷、服务良好、覆盖城乡,并与各级医疗机构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代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布点合理原则。根据服务范围、服务人口,做到路径平衡、居中建站,确保院前急救服务及时、有效。
(二)资源共享原则。在充分发挥市急救中心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依托综合医院资源优势,适当发展建立部分网络医院急救分站,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与急救资源共享互补。
(三)分级负责原则。网络医院急救分站运行管理应由市急救中心和网络医院根据职责内容进行分级管理,经费按机构属性予以财政投入保障。
(四)统一管理原则。院前急救站点由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管辖范围统一规划设置、统一标准建设、统一标识管理、统一调度指挥。
四、具体规划布局
根据国家卫计委《院前急救管理办法》、《安徽省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试行)》和《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城区面积、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和医疗机构分布等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设立急救站点10个,若院前急救需求、区划调整、人口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调整。站点布局由市卫计委结合区域规划和各医院综合因素确定,站点建设为市急救中心直接举办或网络医院举办的形式。规划站点具体分布为:
(一)城中一分站:位于市二院,服务中心城区,涵盖镜湖区九华山路、弋江路周边区域。
(二)城中二分站:位于弋矶山医院或市一院老院区附近,服务中心城区,涵盖镜湖区长江路、银湖路周边区域。
(三)城东一分站:位于市五院,服务城中、城东中心区域,涵盖镜湖区、鸠江区部分区域,辐射清水、荆山、方村街道。
(四)城东二分站:位于城东市一院,服务城东中心区域,涵盖镜湖区、鸠江区、政务新区和经开区部分区域。
(五)城南分站:位于城南市中医院,服务城南中心区域和高校园区,涵盖弋江区和镜湖区部分区域,辐射三山区部分区域。
(六)城北一分站:位于市六院附近,服务城北中心区域,涵盖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和经开区部分区域。
(七)城北二分站:位于龙山街道境内,服务城北中心区域,涵盖经开区龙山街道区域。
(八)江北分站:位于江北产业集中区中心区域,服务长江以北区域,涵盖鸠江区二坝、白茆、裕溪口、沈巷和江北产业集中区。
(九)三山分站:位于三山街道,服务三山区,涵盖三山区、高安街道。
(十)直属分站:拟建于市急救中心本部,快速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重要会议活动的应急调度指挥和急救保障任务,承担长途医疗转运和个性化急救转运服务工作。
五、规划实施步骤
按全市服务人口分布和服务区域面积,在现有站点的基础上,总结网络医院急救站点试点经验,本着先试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待成熟后向城区及周边逐步推广,按阶段布局建设城区院前急救站点。
(一)2016年,在现有基础上按全市城区分片区域完善急救站点建设,完善城中一分站、城东一分站、城北一分站3个站点建设,根据市急救中心现有资源状况,在完成城南、城东网络医院急救分站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调整1-2个市急救中心举办站点为网络医院举办。
(二)2017-2018年,完善江北分站、三山分站2个站点建设,完成城东直属急救站点建设。
(三)2019-2020年,根据城中、城北区域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立城中二分站和城北二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