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已经2017年10月19日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1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行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军。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市实现皖北领先、省内争先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的基本任务。为保证以上目标实现,特编制本规划。
“十二五”以来,宿州市抓住皖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向东加快融入长三角,向北积极融入徐州都市圈,向西强化与中原城市群联系,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
宿州市GDP连续跨越了800亿(2011年)、900亿(2012年)、1000亿(2013年)、1100亿(2014年)和1200亿(2015年)五个台阶,年均增长11.06%,2015年总量相当于2010年的1.9倍。
“十二五”末,宿州市GDP为1235.8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415元(折合3599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141元/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7:41.0:37.3。
1.宿州与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中心城市的对外复合型通道初步形成,衔接便利高效,枢纽地位显著提高。
东西向的陆桥运输大通道由郑徐高铁、陇海铁路、连霍高速、G310等构成。
南北向的京沪运输大通道由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G206等构成。
2.通过京沪高铁融入南北向京福运输通道,通过郑徐高铁融入东西向陆桥运输通道,通道可达性明显增强。
实现1小时到达南京、合肥、商丘、济南等城市;3小时到达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4小时到达青岛、杭州、武汉等城市。
1.公路网总体等级水平提升明显。
“十二五”期间,建成泗许高速公路宿州段91.5公里、徐明高速宿州段83.8公里、德上高速公路砀山段39.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14.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9公里,通车里程在全省位次由第8名上升至第5名。“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
以宿灵泗、宿萧砀、G206改建工程等快速通道一级公路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至“十二五”末,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公里,实施二级公路升级改造和路面改善工程193公里,基本实现市与县、县与县之间一级公路通达。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发展投资力度创历史新高,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重点实施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620.4公里,乡镇、建制村均实现了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100%。
2.铁路网络日益完善,枢纽地位显著提升。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抢抓国家铁路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力推进铁路建设,为宿州市拉开城市框架、确立和巩固宿州在皖北城镇群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十二五”末,境内已建成铁路线网总里程达372.59公里,其中包括3条国家铁路干线:京沪高铁65.76公里,京沪铁路86公里,陇海铁路68.7公里;2条区域性干线(支线):符夹铁路23.68公里,宿淮铁路113.45公里;1条铁路专用线:青芦铁路15公里;开工建设萧淮联络线24.84公里、郑徐高铁73.436公里。
“十二五”末,宿州市共设24座客货运站,其中包括5座在营客运站:宿州站、宿州东站、砀山站、灵璧站、泗县站;3座新建客运站:蒿沟站、砀山南站、萧县北站。
3.水运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至“十二五”末,全市有航道七条,分别为浍河、新汴河-洪泽湖西线、沱河、沱河引河、濉河引河、肖濉新河和新濉河航道,航道总里程达176.23公里。新汴河、浍河是辖区两条主要航道,沿线共设有埇桥、灵璧、泗县、蕲县等4个港区,建有码头泊位45个,其中100吨级码头泊位41个,300吨级码头泊位4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66万吨;全市共有水运企业18家,船员4093名,船舶保有量654艘、43万载重吨。
水运经济势头向好。“十二五”期间,全市港口吞吐量共完成1495.56万吨,较“十一五”期间的870万吨增长73%。通过拆解淘汰老旧运输船舶、小吨位船舶和推动银企对接等方式获取资金,用于92艘船舶的更新。
通航能力不断提升。浍河蕲县船闸建成通航,为四级通航标准,投资1.38亿元。浍河航道蕲县闸至南坪闸段18公里航道应急疏浚项目完工,投资2000万元,市辖区浍河航道通航里程向上延伸15公里。
港航建设初现热潮。“十二五”期间,全市港航建设力度空前,完成并交付蕲县浍河水上加油站码头,蕲县徽航码头和泗县冠丰码头主体工程完工,泗县逍遥码头和新汴河旅游码头前期工作完成。
4.航空出行需求日益旺盛。
旅客航空出行需求逐年增加。“十二五”末,新桥机场宿州候机楼旅客年发送量3.3万人次、观音机场宿州候机楼旅客年发送量0.5万人次。目前宿州市及各县与机场的衔接主要通过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方式。
1.客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客运总量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宿州市公路客运总量由2011年的6307万人增长至2015年的824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7.68%。
城市公交发展提速。“十二五”期间,宿州市加大对城市公交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城市公交行业发展提速,通过政府投入、企业自筹、园区协同等形式投入近9000万元。更新、新增城市公交车234辆,万人公交车保有量从5.2辆提高到8.8辆,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1.5%。新建3个公交首末站,更新改造209个公交候车亭,新开5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3条公交线路,贴近市民出行需求推出公交延时服务和“双星”服务,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并成功申报第一批省公交示范城市。
2.货运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货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十二五”期间,宿州市货运总量由2011年的17946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2789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3.86%。
3.邮政业发展迅速,呈现高速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宿州市邮政业发展迅猛,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共有邮政服务营业网点129处,实现“乡乡设所”,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邮政网络体系。全市快递企业规模逐渐增大,共有18个快递品牌、23家持证快递企业及392家快递分支机构,实现快递服务网点乡镇100%全覆盖,各品牌中“四通一达”和顺丰所占比重合计达80%,民营经济比重超86%,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品牌发展梯队和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合、多层次有序竞争的快递市场品牌发展格局。
4.出租车行业规模稳步提升,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突破。
“十二五”末年,宿州市出租车总规模达到2844辆,其中宿州市城区和砀山县出租车保有量增幅较为明显,萧县、灵璧县和泗县基本维持不变。出租车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突破,电调业务有序开展,市民出行便利性大大增强。
1.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抢抓国家政策调整机遇,加大有效投入,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我市经济整体运行稳中求进。市委、市政府对郑徐高铁、宿淮铁路、徐明高速、德上高速和宿灵泗、宿萧砀快速通道等项目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为项目实施和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2.明确分工,加强领导。
成立高规格的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行周调度、月督查点评制度,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坚持政策引领,完善“省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建设模式,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司其责,合力推进”的前期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强化调度指挥。
3.多措并举,政策保障。
多措并举,有效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撑。成立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并做大做强做实,确保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落实建设用地及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确保建设用地。及时制定相关规划及指导性文件,坚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管理,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到实施有序推进。
4.部门联动,长效治理。
市委、市政府对治超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将治超工作列入每月重点工作任务调度会,一月一点评、一月一通报,并且制定了“四个坚决禁止”、“四个严厉查处”和“六个一律”的工作措施,全市治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超限超载率下降至1%,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了20%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陆桥运输大通道和京沪运输大通道的联系略显不足,东西向运输通道仍有待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仍有待提升,枢纽布局不尽合理,大型枢纽之间衔接不便,现代航运服务和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依然存在,传统物流业转型艰难;基础设施规模与布局仍存不足,公路网结构和等级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铁路仍是综合交通发展的薄弱环节,水运发展仍受限制,航空出行仍存不便;部分技术装备落后,智能交通需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深化。
1.区域一体化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等重大战略中,我省作为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枢纽,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契机。“把安徽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战略目标的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大大加速安徽省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宿州作为中原城市群对接长三角的纽带,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宿州市未来将更加主动对接皖江城市带、长三角城市群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南北合作,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和领域,在新的战略背景下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动力。
2.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安徽省作为新型城镇化示范省份,“十三五”期间为安徽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时期。宿州市将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中心,同步发挥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聚集人口功能,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宿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3.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基本特征。资源性产业的比重偏高,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力在减弱,具有引领作用的大企业较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增长新动力仍在培育之中。
在经济新常态下,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宿州市社会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规划采用增长率法预测未来全市生产总值,根据《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可比增长率按9%,预测2020年宿州市GDP为2000亿元。
“十三五”期间,全市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时期,交通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必然要求增加交通运输设施的供给能力、服务水平,以适应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将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在由原来的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正在由原来的大规模、高速度扩展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这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引领新常态,推进交通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适应运输需求新变化。更加注重运输装备提档升级,引导高端化、智能化的先进运输装备推广应用。更加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提高中转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更加注重推进放权降费,加快放开交通运输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降低重要运输环节费用。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结果,建立适应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的关系模型,采用趋势外推、相关分析、弹性系数法等预测方法,到2020年,预测宿州市全社会客、货运输量分别为11400万人次、57300万吨。总体来看,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年均增速分别达到6.8%、13.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交通现代化和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区域一体化为主线,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安全、便捷、高效、和谐的“公铁水空”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综合协调、分步实施,突破行政界限,整合交通资源,依托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强化交通运输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坚持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出发,为全市人民提供方便、舒适、快捷的出行环境,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更高水平的“行有所乘”。增加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2.适度超前,科学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从需要与可能出发,结合宿州市经济条件,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做到好中求快。着力完善网络、扩大规模、提高能力,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3.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重点加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水运、客货运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提供安全、舒适、便利、和谐的运输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做到交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协调统一。
4.优化结构,绿色发展。
宿州市交通发展既需要保证基础设施规模有所增加,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网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又需要着力解决路网结构不合理、技术等级偏低、通行效率差等问题。坚持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并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保证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强化低碳、环保意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充分依靠现代科技进步和理念创新,以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节能减排为核心,促进交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5.强化衔接,一体化发展。
完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着力加强枢纽场站建设,促进各种交通方式在枢纽上的衔接配套,打破行政及地域壁垒,推动“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
1.总体目标。
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契机,立足皖北、面向长三角、放眼全国,优化路网结构,构建“三纵两横”综合运输通道,强化综合客、货运枢纽功能和衔接能力,形成满足于国家、区域、市域、市内等需求的多层次、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期间,努力将宿州打造成衔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纽带城市、皖苏鲁豫省际交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专栏1“三纵、两横”综合运输通道
纵一(合新运输通道):合肥-滁州-蚌埠-宿州-新沂 纵二(京沪运输通道):北京-徐州-宿州-蚌埠-滁州-上海 纵三(德上运输通道):德州-宿州-淮南-六安-上饶 横一(陇海运输通道):连云港-徐州-宿州-郑州-兰州 横二(宿淮运输通道):淮安-宿州-亳州 |
2.具体指标。
筛选原则:
——涵盖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安全、信息化、绿色等行业各个领域,反映交通运输整体发展情况;
——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体现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
——侧重体现为社会用户服务的综合性指标,指标直观易懂、便于群众理解;
——指标要求可测量、可统计、可计算、可实现。
经筛选,确定8类指标作为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指标,可表述为“3覆盖、2提升、2下降、1优化”。
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指标表
类别 | 指标 | 单位 | 2015年 | 2020年 | 指标 类型 | |
3覆盖 | 高速铁路覆盖 | 高速铁路覆盖率(县、区级节点) | % | 20 | 80 | 预期型 |
城市公共交通覆盖 | 市区公交站点500m半径覆盖率 | % | 80 | 100 | 约束型 | |
综合交通信息服务覆盖 | 城市公交一卡通覆盖比例 | % | 80 | 100 | 预期型 | |
2提升 | 客运服务水平提升 | 铁路:旅客列车旅行速度 | 公里/时 | 80 | 100 | 预期型 |
公路:中高级营运客车占大型营运客车总量比例 | % | 55 | 70 | 预期型 | ||
货运服务水平提升 | 铁路:货物列车旅行速度 | 公里/时 | 40 | 80 | 预期型 | |
公路:运营货车里程利用率 | % | 60 | 70 | 预期型 | ||
2下降 | 能源消耗强度下降 |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 % | 5 | 4 | 约束型 |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 % | 7 | 5 | 约束型 | ||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 % | 8 | 6 | 约束型 | ||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率 | % | 5 | 3 | 约束型 | ||
碳排放强度下降 |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率 | % | 5 | 4 | 约束型 | |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率 | % | 7 | 5 | 约束型 | ||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率 | % | 9 | 7 | 约束型 | ||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2排放下降率 | % | 5 | 3 | 约束型 | ||
1优化 | 技术结构优化 | 公路:高等级公路占比 | % | 12 | 15 | 预期型 |
铁路:电气化率 | % | 59 | 70 | 预期型 | ||
水运:高等级航道占比 | % | 15 | 50 | 预期型 |
3.“3456”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结合“十三五”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到2020年,形成体系更优、开放融合、无缝衔接、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打造“三个交通圈”,构建“四大体系”,建设“五大工程”,完成600亿元投资。
(1)打造“三个交通圈”。
紧抓“一带一路”、长三角城市群和皖北城镇群建设重大机遇,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出发点,努力打造:
——2小时通达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区域交通圈;
——1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阜阳都市区的城际交通圈;
——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速,市域15分钟通达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市域交通圈。
(2)构建“四大体系”。
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构建快捷、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便利居民出行。到“十三五”末,形成以“干线公交为主体,支线公交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公交线网规模达到55条,里程约716.6公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站场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与公路客运站场、铁路客运站合理衔接,建设公交枢纽站8个,建成公交停保场10个,公交车数量达到900标台,提高公交车辆的技术性能和行业服务水平。
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国、省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并积极向农村公路延伸。完成普通国道、省道的隐患路段处置,加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组织实施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推进运输企业安全绩效考核和信用管理,实现营运车辆联网动态监控。完善公路水路运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应急中心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保障能力。
信息化保障体系——统筹建设标准统一的交通数据中心,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城市公交车智能公交系统、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电子收费系统、路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船舶监测监控系统、城市停车场智能服务系统、信息化治超系统等,联手交管部门打造智能交通服务平台,实现交通信息实时查询、交通调度、智能导航、停车诱导和智能停车服务、叫车服务等功能,提升政府交通管理能力,方便市民安全高效出行。
节能环保交通体系——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引导运输企业向依托公路运输枢纽、港口的物流园区聚拢,淘汰低标准的老旧车船,鼓励使用节能环保车辆,降低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完善港口岸线使用管理,保障港口岸线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优化公路线路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建设“五大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续建郑徐高铁,实施萧淮联络线、符夹线扩能改造、宿淮铁路蒿沟站、京沪高铁宿州东站改扩建、京沪铁路宿州站及货场搬迁改造等项目,建设合肥-泗县-新沂高铁和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新建宿州民航机场和砀山、泗县通用机场。重点推进实施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实施沱浍河航道、新汴河航道升级整治工程,实施浍河蕲县港区建设项目,续建徐洪河泗县港区山头作业区。实施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完善公路客货运输场站体系,提升客货运输总体服务能力。
城乡运输一体化工程——统筹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的片区经营模式,实行公司化经营。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原则,加强农村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增开农村客运线路。开放农村客运市场,综合利用市场、财税等手段,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实现建制村班车全覆盖。
科技信息工程——以“智慧交通”为目标,以市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为基础,统一设计和建设覆盖市县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基层站所、车船、重点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构建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国省道管理、港航海事以及治超监控、物流信息、“两客一危”动态监管、网约车监管、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二级以上客运站监管和“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等七大业务信息平台,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实现各行业业务系统的有机集成。建立健全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应急指挥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和信息系统。
典型示范工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原则,大力创建交通运输行业典型示范工程。围绕国省干线路网升级改造,创建国省干线(典型)示范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美好乡村、“三线三边”工作,创建农村公路安全文明示范路、生态文明示范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围绕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创建典型示范站场、班线;大力培育和宣传交通运输行业先进模范,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重点培育5-7个市级创建示范项目(每县区不少于1个),争创1-3个省级示范项目,力争获得1个国家(行业)奖项或“平安”工程冠名项目。
人才造就工程——建立完善适应宿州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初、中、高相结合、层次分明的交通职工人才培训体系,积极选派领导干部参加全国交通运输局长培训班、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研修班,选送中青年后备干部参加硕士研究生培养工程,组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建设、管理干部培训,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造就一支精干、廉洁、高效的交通干部队伍;政治坚定、素质合格、纪律严明、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队伍;善经营、会管理的交通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技术精湛、技能过硬的交通专业技术队伍,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4)完成投资“600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
1.建设“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
优化铁路枢纽布局,强化铁路在宿州综合运输体系的地位,不断发挥运输主通道的作用;完善地方铁路网,加强宿州与周边城市的铁路交通联系,提升区域铁路枢纽地位;加快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进程,提高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新建合肥至新沂高铁、淮宿蚌城际铁路,续建并完成郑徐高铁、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以及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形成“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总体格局。同时,开展宿淮铁路电气化改造、三门峡至宿州至洋口铁路和萧县至徐州市郊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间,新建铁路里程约50公里,续建铁路里程约95公里,铁路线网总里程超500公里。
专栏2“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
横一:陇海铁路,为既有铁路,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途经宿州萧县、砀山,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二:郑徐高铁,为续建铁路,西起郑州衔接京广、郑西高铁,东至徐州衔接京沪、徐连高铁,途经宿州萧县、砀山,是徐兰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 横三:宿淮铁路,为既有铁路,西起京沪铁路符离集站,途经灵璧、泗县、泗洪、宿迁、泗阳,东至新长铁路淮安袁北站。 纵一:京沪铁路,为既有铁路,北起北京,南至上海,途经徐州、宿州、蚌埠,纵贯京津冀鲁皖苏沪,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纵二:京沪高铁,为既有铁路,京沪通道客运专线铁路。 纵三:合新高铁,为新建铁路,南起合肥,北至江苏新沂,连接青岛,途经宿州泗县,沟通鲁东、苏北、皖赣和华南地区的客运专线铁路。 纵四:淮宿蚌城际,为新建铁路,起点为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淮北北站,经宿州、蒙城至蚌埠,是皖北城镇群重要的对外通道,并承担城际客流功能。 |
2.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强化规划引导,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城市发展空间和土地资源,加快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骨架线路力争开工,逐步提升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
专栏3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1号线。为东西向骨干线,快速联系老城区、城东新区、蒿沟高铁新城,串联客运西站、老城商业中心、城东新区商业中心、循环经济示范园、教育园区、高铁宿州东站等主要客流集散点。 2号线。为南北向骨干线,快速联系符离卫星城、汴北新区、老城区、城南新区,串联客运北站、家居产业园、体育馆、三角洲公园、市政务中心、文化中心、老城商业中心、宿州现代制鞋产业城等主要客流集散点。 |
3.建设“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高速公路网新格局;坚持共享发展,提升高速公路覆盖度。科学把握未来经济和交通需求,合理确定规模。重视高速公路作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并以先行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对高速公路网进行规划。
结合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在“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基础之上扩容加密。开工建设徐宿蚌高速宿州至蚌埠段,开展连霍高速宿州段“四改八”、徐淮阜高速公路以及宿阜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工作,规划形成“三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空间布局形态。“十三五”期间,新建高速公路里程约26公里,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385公里。
专栏4“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
横一:连霍高速,为现状高速,连接江苏连云港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市,安徽省境内经过宿州市萧县。 横二:泗许高速,为现状高速,是连接苏皖豫三省的省际通道,途经苏北、皖北、豫中,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区。 横三:宿阜高速,为规划高速,起于宿州东南,接徐州-固镇-蚌埠高速,经蒙城、利辛至阜阳,“十三五”期间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纵一:徐明高速,为现状高速,北接江苏淮徐高速,在安徽省界内自北向南途经宿州、蚌埠、滁州三市和灵璧、泗县、五河、凤阳、明光五县,途中与泗许高速相交,止于明光市岗集,与宁洛高速衔接。 纵二:徐宿蚌高速,为新建高速,路线起于连霍高速公路徐州罗岗枢纽,经宿州东、固镇,于蚌埠沫河口附近终于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十三五”期间新建宿州至蚌埠段。 纵三:京台高速,为现状高速,起点北京,途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计划终点台**北市,是国家高速规划中的一条纵向主干线。 纵四:德上高速,为已建高速,是京台高速并行线,安徽省境内经过砀山、蒙城、凤台、毛集、寿县、舒城、桐城、枞阳、池州和祁门。 |
4.建设“九纵四横五联”国省干线一级公路网。
“十三五”期间将以普通国省干线建设项目为重点,实施一级公路建设规划为主要支撑的路网升级和改造工程,实现市至县、县至县以及风景名胜区、高铁站等主要枢纽之间一级公路通达;与邻省市连接道路不低于邻省市标准;二级标准以下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中升级改造不少于80%。
规划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43个,总规模约99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建设项目36个,建设规模774公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7个,建设规模216公里。
专栏5“九纵四横五联”国省干线一级公路网
九纵:G104(皖苏界-泗县大庄-屏山-泗城-大路口-五河界)、S223(皖苏界-灵璧朝阳-渔沟-大路-冯庙-禅堂-灵城-向阳-韦集-固镇界)、S224(皖苏界-灵璧夏楼-尤集-朱集-尹集-杨疃-灵城-黄湾-固镇界)、S229-G343(皖苏界-埇桥区褚兰-栏杆-永安-灰谷-朱仙庄-经开区-大泽-固镇界)、G206(皖苏界-埇桥区曹村-夹沟-符离-宿城-北杨寨-蕲县-永镇-怀远界)、S407-西外环-S306(皖苏界-萧县官桥-皇藏峪-埇桥区夹沟-大五柳-符离-宿城-濉溪界)、S238(萧县圣泉-萧城-丁里-淮北界)、S401-G237(皖鲁界-砀山县果园场-砀城-关帝庙-朱楼-萧县大屯-张庄寨-青龙集-淮北界)、G237-S243(皖苏界-周寨-权集-砀城-河南夏邑界)。 四横:G310(皖苏界-萧县杨楼-黄口-砀山文庄-李庄-砀城-赵屯-曹庄-皖豫界)、G311(皖苏界-萧县萧城-王寨-祖楼-青龙集-河南界)、S302(江苏丰县界-萧县黄口-马井-萧城-朱圩子-官桥-埇桥区桃山)、G343(江苏泗洪界-泗县草庙-泗城-灵璧灵城-宿马园区-宿城-埇桥区西二铺)。 五联:S306(泗县泗城-长沟-徐明高速泗县出口-灵璧虞姬-灵城)、S409(徐明高速渔沟出口-灵璧渔沟)、S303(埇桥区双庆河-符离-淮北界)、G344(宿城-薛堂)、S404(萧县高铁站-淮北段园-徐州界)。 |
5.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全面加强道路养护,提升道路质量,保护路产路权,美化路域环境,提高农村公路扶贫精准度和有效性,全市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油返砂”公路建设。
“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包括县级公路畅通工程、乡级公路畅通工程、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规划建设规模50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规划建设规模50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200公里。
6.全面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
统筹推进水运市场管理、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航道等级,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我市水运基础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以沱河、浍河、新汴河航道整治为建设重点,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扩能、沟通、联网”,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体系。
专栏6航道类重点建设项目
浍河航道整治工程:对浍河辖区段27公里航道,按四级线型三级断面标准(45×3.2×320米)整治提升航道等级。新建浍河航道服务设施,建设锚地、服务区2处,桥梁防撞1座,护坡、护岸7150m。按照一类配布标准,完善浍河航道助航标志设置。 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宿州境内新汴河航道,按500吨级标准重建团结、宿县船闸,新建灵璧船闸,改建碍航桥梁,配套建设锚地服务区等。 沱河、萧濉新河航道整治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宿州境内沱河、萧濉新河航道,建设500吨级符离集船闸,改建碍航跨河桥梁等。 |
着力推进油气管道建设,完善原油成品油管输体系,实现天然气石油管道覆盖所有区县,提升运输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专栏7管道类重点建设项目
建设刘巷子—宿州、宿州—淮北、宿州—泗县、宿州—砀山等天然气干支线。 |
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在区域运输网络中的地位,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辐射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港门户和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1.建设皖北领先的空中交通枢纽。
依托宿州民用运输机场,打造宿州对外开放的空港门户。通过空港门户建设,完善宿州对外空中交通走廊,缩短宿州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拓展合作与发展空间,增强宿州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及参与竞争的能力。
积极推进宿州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期间,按照4C级飞行标准规划新建民用支线运输机场,新建航站楼、停机坪等设施,近期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200亩,旅客年吞吐量约80万人次,远期规划用地约3000亩,旅客年吞吐量为300万人次,飞行区指标4C兼顾D类机型使用,站坪机位20个。宿州机场的场址位于埇桥区大店镇东北角,G343公路南侧,京沪高铁线东侧,距市中心约26公里,距高铁宿州东站7公里,交通便利。
加快全市通用航空布局。抓住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大力支持通用航空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全市通用机场布局,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通用机场体系,满足通用航空器制造、通用航空飞行、人才培训等全产业链发展,以及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砀山通用机场和泗县通用机场,并开展萧县通用机场和灵璧通用机场的前期研究工作。
2.发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要求,加强枢纽站场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协调衔接,合理确定功能定位,科学布局,促进枢纽与全省、国家干线交通网络、城市内外交通的一体化衔接,提高交通运输的综合效率。
客运枢纽。以“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络体系为支撑,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建设。以区县汽车客运站(换乘中心)为中心,乡镇客运场为支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规模适宜,与区域、城市、城乡客运线网系统相匹配的站场体系。按照建设区域快速高效的旅客运输系统的要求,规划综合客运枢纽7座,普通客运站10座,农村客运站若干。
专栏8客运枢纽类重点建设项目
综合客运枢纽:宿州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宿州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宿州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砀山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萧县北站综合客运枢纽、灵璧站综合客运枢纽和泗县东站综合客运枢纽。 普通客运站:宿州站铁路客运站,宿州客运中心站及公交枢纽站、宿州汽车南站、符离客运站、泗县汽车站、泗县南关换乘中心、泗县西关换乘中心、泗县北关换乘中心、灵璧汽车南站、砀山县城北社会汽车站等公路客运站。 农村客运站:砀山县城西社会农班站、埇桥区曹村镇农村客运站等。 |
货运枢纽。引导和推进具有较强公共服务属性和区域辐射能力的货运枢纽发展,重点建设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根据货运站布局影响因素和类型,综合考虑中心城区及各县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空间布局要求等因素优化调整,“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建设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建设项目4个,普通公路货运枢纽11个,港口作业区建设项目7个。
专栏9货运枢纽类重点建设项目
公铁联运货运枢纽:符离集铁路物流园、蒿沟站综合货运枢纽、灵璧站综合货运枢纽和泗县站综合货运枢纽。 普通公路货运枢纽:宿州市东大国际物流中心、宿州市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宿州市百大农产品物流中心、宿州市交通商贸新安速物流园、宿州市乾山化东物流园、宿州市佳达创智物流园、宿州市骏捷交通物流园、萧县长通物流园、砀山惠丰物流园、灵璧物流中心、泗县城北物流园。 普通港口作业区:泗县山头作业区、蕲县港区蕲县作业区、蕲县港区蕲东作业区、埇桥港区周段作业区、埇桥港区蒿沟作业区、灵璧港区西集作业区、泗县港区泗城作业区。 |
提高枢纽服务水平。以换乘枢纽布局为基础,引导完善线网布局。在发挥宿州东站及宿州站换乘枢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争取较大规模换乘枢纽项目建设和辖区内客运站升级改造等工作,完善节点布局,总体调控班线、公交线路,引导城乡客运线网完善。以宿州东站改扩建为契机,适时增开宿州至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的车次或经停车次。
加强枢纽综合开发。发展枢纽经济,强化区域联动开发,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建设与城市空间、产业发展联动融合、综合开发的立体式、复合型城市综合体。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促进交通与商业、商务、会展、休闲等功能融合。
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为核心,充分发挥运政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共享的优势,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发挥交通信息化在带动交通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交通化体系中的重要牵动作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数据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系统,完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同各市、区间的交通违法信息实时转递效率。
着力提高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和优化公路、道路运输、水运部门等现有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和热线,在同一平台上以多种手段向公众提供丰富、准确、及时的出行信息服务。
完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流信息网、GPS物流监控系统、汽车紧急救援维修服务平台、城市物流配送服务系统,提供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整合生产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社会零散运输资源,建设区域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提高城市配送运输效率。
建立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规范、标准的道路运输IC卡应用体系,对道路运输车辆、从业人员信息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道路运输证与从业人员资格证查验和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用于支撑道路运输资质认证、稽查以及城市交通管理、客运站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科学组织引导城市交通流。加强城市交通科学管理政策研究;加强交叉口渠化设计;科学设置单向交通系统、可变车道、公交专用道和慢行交通系统;对大型建筑、快速路、交通枢纽出入口进行科学设计;对交通组织措施进行仿真评价。
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深入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政策,加快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大力发展常规公交,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构建“以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高效快捷、安全舒适、绿色节能、安全可靠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城市公交吸引力。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加强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客运管理力度,提高城乡客运服务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网络畅通、便捷高效、公众受益的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以及其他客运服务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三级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地区“一次出行到乡镇、一次换乘到市区”的目标。
提高物流发展水平。强化物流基础建设,夯实物流发展基础,加强物流监管,扫除物流发展障碍。巩固宿州市物流产业基础,优化货运物流运输网络,升级运输装备,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完善行业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宿州物流发展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技术先进、安全有序的物流服务体系。
强化邮政服务能力。促进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规范快递三轮车,推广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交邮融合,加快快递业发展。“十三五”强化宿州市邮政业与区域的开发合作水平,加强邮政业与地方产业的协同水平,提升邮政业与交通系统的融合水平,实现智慧邮政创新发展模式,健全行业发展保障机制,最终建设成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成为宿州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不断地推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实现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交通运输发展重点领域和基层部门急需紧缺人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才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人才发展政策更加完善,人才成长环境明显优化,基本确立宿州交通运输行业人才优势。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模式),加快推进公交枢纽建设,从源头上实现交通减量,碳排放减少;优化公路场站布局,建设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场站服务体系。
加快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应用。提升运输装备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大力调整优化车辆运力结构,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车辆;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化稳定公交干线网,覆盖主要客流走廊,形成公共交通骨架网络;加快构建公交支线网,打通支路覆盖街巷,规范街巷路侧停车,保证支路公交畅通。
绿色低碳公路建设。按照系统论和周期成本理论,统筹公路建设质量、资源利用、能源耗用、污染排放、生态影响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
提升绿色交通管理能力。健全宿州市绿色交通发展规划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水平。建立健全宿州市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权责明确、协调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监管网络。
建立由政府主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发改、财政、国土、住建、规划、公安、统计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的实施。各区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主动对接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找准工作切入点。
宿州市“十三五”时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635.57亿元,其中铁路总投资约73亿元(其中:续建铁路项目投资36亿元,新建铁路项目投资37亿元);公路总投资约338.9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投资17亿元,普通国省干线项目投资289.5亿元,农村公路项目投资32.4亿元);水运总投资约41.35亿元(其中:航道类项目投资35.8亿元,港口类项目投资5亿元,安保工程类项目投资0.55亿元);枢纽场站总投资约76.92亿元(其中:客运场站项目投资32.72亿元,货运场站项目投资44.2亿元);机场总投资约15.4亿元(其中:宿州民航机场投资10亿元,砀山、泗县通用机场投资5.4亿元);其他重点工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管道类项目等)项目投资约90亿元。宿州市需要积极争取部省资金补助,并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和融资平台建设,强化对交通建设项目的规范与管理,积极探索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土地开发统筹发展机制,对建设资金予以保障。
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确保城市用地的开发与交通设施(特别是公共交通设施)能力之间的供需平衡、城市土地开发建设强度应与城市道路空间,客流走廊设计空间的容量有效匹配。
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重点解决规范、促进和保障交通工作的法律依据问题,配合协助相关法律法规调研宣传执行工作,提请市政府修订完善相关地方性规范文件,适应新形势下宿州市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抓好法制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充实监督力量,畅通外部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式,全面落实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制度,充分发挥监督的警示教育作用。
重点以交通运输统计分析工作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夯实考核评估的工作基础。完善和拓展基础数据平台和系统,切实增强统计与分析的人员力量和工作成果时效性,完善交通经济运行分析模式。加强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统计分析,使统计分析信息能较为完整地反映交通运输活动的各个方面,更好地为行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1.控制生态破坏的措施。
从“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原则出发,方案充分体现交通项目落实环境保护的理念;规划项目用地以减少占地为原则,尽量少占良田;规划设计中加强土石方的调配力度,充分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土场的设置和弃土、弃碴量;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弃碴场、砂石料场等临时工程,工程弃碴须运至保护区外处置;避免在敏感水体附近和保护区内设置施工营地,设置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对于线路涉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作业等活动,不得进入文物保护范围内。
2.防止污染的措施。
噪声、振动的防治应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中要求,分别采取隔声窗或声屏障等防治措施,减少交通项目噪声、振动影响;规划项目沿线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既有排水管网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气经处理后锅炉烟尘、SO2排放浓度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的相关标准要求。固体废物按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置。项目运营期,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新增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后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或集中交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
由于本规划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民航、水运、枢纽等交通项目,项目选线(选址)方案不仅要考虑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要尽可能避免穿越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重要文物古迹,建议规划实施阶段与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积极协商,优先考虑优化选线(选址)方案或相互避让。同时,通过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环境管理,减小规划交通项目建设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可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2.宿州市“十三五”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表
3.宿州市“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表
4.宿州市“十三五”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汇总表
5.宿州市“十三五”水运建设重点项目表(航道、港口类)
6.宿州市“十三五”水运建设重点项目表(安保工程类)
7.宿州市“十三五”航空建设重点项目表
8.宿州市“十三五”客运场站重点建设项目表
9.宿州市“十三五”货运场站重点建设项目表
10.重点任务分工表
11.宿州市“十三五”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图
12.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图
13.宿州市“十三五”铁路网建设规划图
14.宿州市“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图
15.宿州市“十三五”国省干线建设规划图
16.宿州市“十三五”港航建设规划图
17.宿州市“十三五”客运场站建设规划图
18.宿州市“十三五”货运场站建设规划图
19.宿州市“十三五”航空建设规划图
20.宿州市“十三五”管道主干网建设规划图
附件1
宿州市“十三五”铁路建设重点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里程 (公里) | 境内里程 (公里) | 技术标准 | 建设时序 | 境内总投资 (亿元) | “十三五”境内完成投资 (亿元) | 项目性质 | |
正线数目 | 设计时速 (公里/时) | ||||||||
1 | 郑徐高铁 | 362 | 73.43 | 双线 | 350 | 2012-2016 | 74.6 | 13.2 | 续建 |
2 | 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 | 27.1 | 22 | 双线 | 250 | 2014-2017 | 18.2 | 16.8 | 续建 |
3 | 符夹铁路扩能改造 | 87.28 | 23.68 | 双线 | 120 | 2015-2018 | 12 | 6 | 续建 |
4 | 合肥至新沂高铁 | 317 | 30 | 双线 | 350 | 2018-2022 | 36 | 22 | 新建 |
5 | 淮宿蚌城际 | 212 | 20 | 双线 | 250 | 2018-2023 | 24 | 15 | 新建 |
小 计 | 169.11 | 73 |
附件2
宿州市“十三五”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表
规划性质 | 名 称 | 结构 | 建设时序 | 境内里程(公里) | 总投资(亿元) | “十三五”完成 投资(亿元) |
已建 | 徐明高速S07 | 纵一 | - | 83.8 | - | - |
京台高速G3 | 纵三 | - | 62.8 | - | - | |
德上高速G3W | 纵四 | - | 39.5 | - | - | |
泗许高速G1516 | 横二 | - | 114.9 | - | - | |
新建 | 徐宿蚌高速S15 | 纵二 | 2019-2021 | 80 | 21 | 17 |
徐淮阜高速S25 | 联一 | 2021-2030 | 37 | - | - | |
宿阜高速S19 | 横三 | 2021-2030 | 35 | 21 | - | |
改扩建 | 连霍高速G30 | 横一 | 2021-2023 | 58 | 44 | - |
合 计 | 420 | 17 |
附件3
宿州市“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表
序号 | 所在县区 | 项目名称 | 建设标准 | 建设规模 (公里) | 总投资 (亿元) | “十三五” 投资(亿元) | 建设年限 | 责任单位 | 备注 | |
合 计 | 990 | 311 | 289.5 | |||||||
一、重点项目 | 618.1 | 222.4 | 208.3 | |||||||
(一)2016年开工建设项目 | 50.4 | 18.2 | 18.2 | |||||||
1 | 50.4 | 18.2 | 一级公路 | 50.4 | 18.2 | 18.2 | 2016-2018 | 泗县政府 | ||
(二)2017年开工建设项目 | 177.5 | 65.7 | 65.7 | |||||||
1 | 埇桥区 萧 县 | S407宿城至皖苏界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7.5 | 22.1 | 22.1 | 2017-2018 | 市交通运输局 交投集团 埇桥区政府 萧县政府 | 符离大道(S404) | |
2 | 埇桥区 | G206曹村至符离北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34.5 | 12.2 | 12.2 | 2017-2018 | 市交通运输局 交投集团 埇桥区政府 | ||
3 | 埇桥区 | S303符离至淮北界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7 | 2.6 | 2.6 | 2017-2018 | 市城投集团 市交通运输局 埇桥区政府 | 宿淮快速通道(S302) | |
4 | 萧 县 | G310苏皖界至黄口段改造工程 | 一级公路 | 26.2 | 9.6 | 9.6 | 2017-2018 | 萧县政府 | ||
5 | 埇桥区 | G206宿城至怀远界改造工程 | 一级公路 | 31.5 | 8 | 8 | 2017-2019 | 埇桥区政府 | ||
6 | 砀山县 | G237砀城北至关帝庙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8.2 | 4.9 | 4.9 | 2017-2017 | 砀山县政府 | ||
7 | 泗 县 | S306徐明高速泗县出入口连接线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2.6 | 6.3 | 6.3 | 2017-2018 | 泗县政府 | 原S303 | |
(三)2018年开工建设项目 | 233.8 | 82.7 | 82.7 | |||||||
1 | 萧 县 | S238萧杨路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11.8 | 6.5 | 6.5 | 2018-2019 | 萧县政府 | 原X014萧杨路 | |
2 | 萧 县 | S238萧淮路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16 | 13 | 13 | 2018-2019 | 萧县政府 | 原S202萧淮路 | |
3 | 砀山县 | G237皖苏界至砀城北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1 | 7.4 | 7.4 | 2018-2019 | 砀山县政府 | ||
4 | 灵璧县 | S224皖苏界至杨疃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7 | 14.1 | 14.1 | 2018-2020 | 灵璧县政府 | 原S201 | |
5 | 灵璧县 | S223灵城至向阳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1 | 7.1 | 7.1 | 2018-2020 | 灵璧县政府 | 原X046灵杨路 | |
6 | 萧 县 | G311萧城至皖豫界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35 | 12 | 12 | 2018-2020 | 萧县政府 | ||
7 | 灵璧县 | S223皖苏界至灵城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2 | 12.6 | 12.6 | 2018-2020 | 灵璧县政府 | 原X042灵双路 | |
8 | 埇桥区 | S229二徐路付湖至徐州界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0 | 10 | 10 | 2018-2020 | 埇桥区政府 | 原X026二徐路 | |
(四)2019年开工建设项目 | 75 | 27.8 | 27.8 | |||||||
1 | 埇桥区 | G344宿州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6 | 17 | 17 | 2019-2020 | 埇桥区政府 | 原S303 | |
2 | 埇桥区 | S303双庆河至符离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16 | 5.6 | 5.6 | 2019-2020 | 埇桥区政府 | 原S302 | |
3 | 萧 县 | S302黄口至皖苏界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13 | 5.2 | 5.2 | 2019-2020 | 萧县政府 | 原S301 | |
(五)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 | 81.4 | 28 | 13.9 | |||||||
1 | 萧 县 | G237萧县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34.4 | 11 | 5.6 | 2020-2022 | 萧县政府 | 原S101萧县段 | |
2 | 砀山县 | S243砀城东至皖豫界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1 | 8 | 4.1 | 2020-2022 | 砀山县政府 | 原X002砀夏陆 | |
3 | 砀山县 | S401皖鲁界至砀城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6 | 9 | 4.2 | 2020-2022 | 砀山县政府 | 原S101 | |
二、其它项目 | 372.3 | 89.2 | 81.2 | |||||||
1 | 灵璧县 | S409徐明高速渔沟出入口连接线 | 一级公路 | 6.5 | 1.2 | 1.2 | 2016-2016 | 灵璧县政府 | 原S439 | |
2 | 萧 县 | S404萧县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1 | 1.2 | 1.2 | 2017-2017 | 萧县政府 | 原S301延伸线(萧县段) | |
3 | 灵璧县 | S224灵城至固镇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16.2 | 4 | 4 | 2017-2019 | 灵璧县政府 | 原S201 | |
4 | 埇桥区 | S407唐河至濉河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4 | 1.6 | 1.6 | 2018-2018 | 埇桥区政府 | 原S404 | |
5 | 灵璧县 | S223向阳至固镇界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18 | 5.3 | 5.3 | 2018-2020 | 灵璧县政府 | 原X046 | |
6 | 萧 县 | S404淮北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6 | 2.4 | 2.4 | 2018-2019 | 萧县政府 | 原S301延伸线 | |
7 | 埇桥区 | S101合淮路(G343-G206)段建设工程 | 一级公路 | 4.1 | 3.1 | 3.1 | 2018-2020 | 埇桥区政府 | ||
8 | 埇桥区 | S306墩阜路(S101-沱河西)段建设工程 | 一级公路 | 1.4 | 1.4 | 1.4 | 2018-2019 | 埇桥区政府 | 原S303 | |
9 | 萧 县 | S406欧庄路建设工程 | 一级公路 | 17 | 5.5 | 5.5 | 2018-2019 | 萧县政府 | 原X019 | |
10 | 埇桥区 | S230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至固镇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25 | 10 | 8 | 2019-2021 | 埇桥区政府 | 新增省道 | |
11 | 埇桥区 | S305埇桥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0 | 16 | 15 | 2019-2021 | 埇桥区政府 | 原X057 | |
12 | 泗 县 | S216泗县段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54 | 8.6 | 8.6 | 2018-2020 | 泗县政府 | 新增省道 | |
13 | 埇桥区 | X028苗庵至皖苏界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50 | 15.8 | 15.8 | 2018-2020 | 埇桥区政府 | ||
14 | 泗 县 | S307草沟段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7.6 | 0.8 | 0.8 | 2018-2019 | 泗县政府 | 原S329 | |
15 | 埇桥区 | X032永镇至大营段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12 | 1.5 | 1.3 | 2019-2021 | 埇桥区政府 | ||
16 | 埇桥区 | S229二徐路东二铺至G343段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5 | 1.2 | 1 | 2020-2022 | 埇桥区政府 | 原X026 | |
17 | 埇桥区 | G343宿城至淮北界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7.5 | 3 | 1.5 | 2020-2022 | 埇桥区政府 | 原S303 | |
18 | 埇桥区 | S306宿州至淮北界改建工程 | 一级公路 | 4 | 2 | 1 | 2020-2022 | 埇桥区政府 | 原S305宿蒙路 | |
19 | 砀山县 | S301宿州段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36 | 1.6 | 0.9 | 2020-2022 | 砀山县政府 | 原X005 | |
20 | 灵璧县 | S302皖苏界至渔沟段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16 | 0.8 | 0.4 | 2020-2022 | 灵璧县政府 | 新增省道 | |
21 | 埇桥区 | S304禅梅路禅堂至苗庵段改建工程 | 二级公路 | 40 | 2.2 | 1.2 | 2020-2022 | 埇桥区政府 | 原X043 |
附件4
宿州市“十三五”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汇总表
项目
县区 | 合计 | 县级公路畅通工程 | 乡级公路畅通工程 | 村级道路畅通工程 | ||||||||||
小计 | 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 | 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 | 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 | |||||||||||
建设 | 估算 投资 | 建设 | 估算 | 建设 | 估算 投资 | 建设 | 估算 投资 | 建设 | 估算 投资 | 建设 | 估算 投资 | 建设 | 估算 投资 | |
宿州市 | 4798.7 | 257357.0 | 64.4 | 9016.0 | 646.6 | 64660.0 | 4087.7 | 183681.0 | 1008.1 | 20162.0 | 1907.8 | 104929.0 | 1171.8 | 58590.0 |
埇桥区 | 867.6 | 42845.5 | 8.3 | 1162.0 | 63.4 | 6340.0 | 795.9 | 35343.5 | 222.5 | 4450.0 | 444.7 | 24458.5 | 128.7 | 6435.0 |
砀山县 | 751.6 | 40200.0 | 23.0 | 3220.0 | 82.2 | 8220.0 | 646.4 | 28760.0 | 161.1 | 3222.0 | 254.6 | 14003.0 | 230.7 | 11535.0 |
萧 县 | 971.3 | 52563.0 | 22.2 | 3108.0 | 112.0 | 11200.0 | 837.1 | 38255.0 | 176.8 | 3536.0 | 340.8 | 18744.0 | 319.5 | 15975.0 |
灵璧县 | 1206.6 | 67113.0 | 5.5 | 770.0 | 256.7 | 25670.0 | 944.4 | 40673.0 | 294.7 | 5894.0 | 458.8 | 25234.0 | 190.9 | 9545.0 |
泗 县 | 1001.6 | 54635.5 | 5.4 | 756.0 | 132.3 | 13230.0 | 863.9 | 40649.5 | 153.0 | 3060.0 | 408.9 | 22489.5 | 302.0 | 15100.0 |
附件5
宿州市“十三五”水运建设重点项目表(航道、港口类)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建设时限 | 占地亩数(亩) | “十三五”计划总投资(万元) |
1 | 浍河航道整治工程 | 新建锚地、服务区2处,桥梁防撞1座,护坡、护岸7150m,疏浚航道、改造跨河电缆等。 | 2018-2022 | 2430 | 18000 |
2 | 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 | 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宿州境内新汴河航道,按500吨级标准重建团结、宿县船闸,新建灵璧船闸,改建碍航桥梁,配套建设锚地服务区等。 | 2018-2023 | 5740 | 300000 |
3 | 沱河、萧濉新河航道整治工程 | 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宿州境内沱河、萧濉新河航道,建设500吨级符离集船闸,改建碍航跨河桥梁等。 | 2020-2024 | 320 | 40000 |
合 计 | 8490 | 358000 | |||
1 | 泗县冠丰码头建设项目 | 3个500吨兼顾1000吨级泊位,港区道路、堆场等。年设计吞吐量为150万吨。 | 2015-2017 | 30 | 3398 |
2 | 泗县逍遥码头建设项目 | 建设7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码头泊位。配套建设进出港道路及堆场等。年设计吞吐量为300万吨。 | 2016-2018 | 70 | 5535 |
3 | 蕲县港区蕲县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项目 | 新建500(兼顾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10个 | 2018-2019 | 240 | 15000 |
4 | 蕲县港区蕲东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项目 | 新建500(兼顾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4个 | 2018-2019 | 120 | 5000 |
5 | 埇桥港区周段作业区综合物流码头建设项目 | 新建500(兼顾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7个 | 2018-2019 | 150 | 8000 |
6 | 埇桥港区蒿沟(宿马工业园)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项目 | 新建500(兼顾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3个 | 2019-2020 | 60 | 3500 |
7 | 灵璧港区西集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项目 | 新建500(兼顾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3个 | 2019-2020 | 60 | 3500 |
8 | 泗县港区泗城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项目 | 新建500(兼顾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3个 | 2018-2019 | 60 | 3500 |
9 | 新汴河旅游码头建设项目 | 25米×6米前平台和19米×4米后平台组成的旅游客运浮码头平台两个,新建两个固定式码头泊位和两个浮码头平台,设计旅客年吞吐能力20万人次,后方道路等。 | 2015-2017 | 15 | 650 |
10 | 港口集疏运道路建设项目 | 拟按5米宽度标准,新(扩)建港口集疏运道路30公里。 | 2018-2020 | 1800 | |
合 计 | 805 | 49883 |
附件6
宿州市“十三五”水运建设重点项目表(安保工程类)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建设时限 | 占地亩数(亩) | 计划投资额(万元) |
1 | 宿州市水上监管\应急救助(浍河蕲县基地) | 新建工作趸船1艘、海巡艇2艘、航标船1艘,并配备溢油应急设备及运输车辆等 | 2017-2019 | 2 | 1000 |
2 | 宿州市水上监管\应急救助(新汴河埇桥站) | 新建工作趸船1艘、海巡艇1艘、航标船1艘,并配备溢油应急设备及运输车辆等 | 2018-2020 | 2 | 750 |
3 | 宿州市水上监管\应急救助(新汴河灵璧站) | 新建工作趸船1艘、海巡艇1艘、航标船1艘,并配备溢油应急设备及运输车辆等 | 2018-2020 | 2 | 750 |
4 | 宿州市水上监管\应急救助(新汴河泗县站) | 新建工作趸船1艘、海巡艇1艘、航标船1艘,并配备溢油应急设备及运输车辆等 | 2018-2020 | 2 | 750 |
5 | 宿州市水上监管\应急救助(浍河前楼检查站站) | 新建工作趸船1艘、海巡艇1艘、航标船1艘,并配备溢油应急设备及运输车辆等 | 2018-2020 | 2 | 750 |
6 | 宿州市水上监管\应急救助(徐洪河泗县山头站) | 新建工作趸船1艘、海巡艇1艘。 | 2018-2020 | 2 | 350 |
7 | 宿州市水上监管监控中心(市局总控中心) | 监控视频显示系统、监控视频管理系统、存储系统、控制系统等 | 2018-2020 | 0 | 150 |
8 | 宿州市水上监管监控中心(蕲县分控中心) | 监控视频显示系统、监控视频管理系统、存储系统、控制系统等 | 2018-2020 | 0 | 90 |
9 | 宿州市水上监管监控中心(埇桥分控中心) | 监控视频显示系统、监控视频管理系统、存储系统、控制系统等 | 2018-2020 | 0 | 90 |
10 | 宿州市水上监管监控中心(灵璧分控中心) | 监控视频显示系统、监控视频管理系统、存储系统、控制系统等 | 2018-2020 | 0 | 90 |
11 | 宿州市水上监管监控中心(泗县分控中心) | 监控视频显示系统、监控视频管理系统、存储系统、控制系统等 | 2018-2020 | 0 | 90 |
12 | 浍河蕲县锚地 | 新建200m×50m锚地1个,及附属设施 | 2018-2020 | 15 | 500 |
13 |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管理系统1套,(AIS)基站5座(新汴河埇桥、灵璧、泗县,浍河蕲县,徐洪新河山头各1座) | 2018-2020 | 1 | 90 |
合 计 | 28 | 5450 |
附件7
宿州市“十三五”航空建设重点项目表
名称 | 位置 | 规模 | 功能 | 总投资 (亿元) | “十三五”投资(亿元) | 项目性质 |
宿州市民航机场 | 埇桥区大店镇东北角,G343公路南侧,京沪高铁线东侧 | 近期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200亩,站坪尺寸为266米*120.5米,设6个机位(6C);远期规划用地约3000亩,飞行区指标4C兼顾D类机型使用,航站楼面积约46000平方米,站坪机位20个。 | 服务我市各县区及周边淮北、蒙城、固镇等地航空运输需求 | 12 | 10 | 新建 |
砀山通用机场 | 玄庙镇境内,黄河故道北侧 | A类小型通用机场,2B级,跑道长度1200米*30米 | 旅游观光、播撒农药、森林防火监测、空中测绘,兼顾应急救援、防灾救灾等 | 2.6 | 2.6 | 新建 |
泗县通用机场 | 泗县城南15公里处,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西侧 | A类小型通用机场,2B级,跑道长度1200米*30米 | 旅游观光、播撒农药、森林防火监测、空中测绘,兼顾应急救援、防灾救灾等 | 2.8 | 2.8 | 新建 |
萧县通用机场 | 正在论证 | 旅游观光、播撒农药、空中测绘,娱乐生活 | - | 前期研究 | ||
灵璧通用机场 | 正在论证 | 旅游观光、空中测绘,兼顾应急救援、防灾救灾等 | - | 前期研究 | ||
合 计 | 17.4 | 15.4 |
附件8
宿州市“十三五”客运场站重点建设项目表
客运场站名称 | 等级 | 设计能力 (万人/日) | 占地面积 (公顷) | 功能定位 | 建设期限 | 建设 性质 | “十三五”估算投资(亿元) |
宿州综合客运枢纽站 | 一级 | 2 | 4.752 | 主要服务高铁站客流,宿州市对外长途客运以及与下辖区县间的旅客运输 | 2014-2016 | 续建 | 2.72 |
宿州东站 | 高铁站 | - | 2.42 | 京沪高铁上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站 | 2015-2017 | 改建 | 1.5 |
宿州站 | 二等站 | - | - |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 | 2018-2020 | 改建 | 20 |
符离客运站 | 二级 | 0.8 | 6.33 | 主要服务于埇桥区北部主要乡镇客运业务,兼顾部分主要城市长途客运 | 2016-2017 | 新建 | 0.73 |
宿州西站 | 城际站 | - | - | 承担徐州-淮北-宿州-蚌埠间的城际旅客出行 | 2018-2021 | 新建 | - |
泗县东站 | 高铁站 | - | - | 合肥至新沂高铁中间站 | 2018-2022 | 新建 | - |
宿州客运中心站及公交枢纽站 | 一级 | 1.5 | 6.7 | 主要服务于宿州市城市长途客运 | 2015-2017 | 续建 | 1.2 |
宿州汽车南站 | 一级 | 0.8 | 7 | 主要服务于宿州市城市长途客运 | 2017-2020 | 新建 | 1.0 |
砀山县城北社会汽车站 | 三级 | 0.2 | 0.6 | 主要服务于砀山县主要乡镇客运服务 | 2016-2020 | 新建 | 0.12 |
砀山汽车南站 | 三级 | 0.2 | 0.4 | 主要服务于砀山县主要乡镇客流,兼顾部分主要城市长途客运 | 2015-2016 | 续建 | 0.4 |
萧县汽车北站 | 二级 | 0.4 | 1.3 | 主要服务高铁站客流和周边乡镇旅客运输 | 2015-2017 | 续建 | 0.3 |
灵璧汽车站 | 一级 | 1.0 | 7.99 | 主要服务于灵璧县长途客运 | 2016-2020 | 新建 | 1.0 |
灵璧汽车南站 | 二级 | 0.5 | 5 | 主要服务于灵璧县主要乡镇客流,兼顾部分主要城市长途客运 | 2016-2020 | 新建 | 0.5 |
泗县汽车站 | 一级 | 1.0 | 7.99 | 主要服务于泗县县城内短途客运 | 2016-2020 | 改建 | 1.0 |
泗县南关换乘中心 | 二级 | 0.6 | 8 | 主要服务于南部乡镇客流并换乘 | 2016-2020 | 新建 | 0.8 |
泗县西关换乘中心 | 二级 | 0.5 | 3.3 | 主要服务于西部乡镇客流并换乘 | 2016-2020 | 新建 | 0.5 |
泗县北关换乘中心 | 二级 | 0.7 | 3.3 | 主要服务于北部乡镇客流并换乘 | 2016-2020 | 新建 | 0.6 |
砀山县城西社会农班站 | 三级 | 0.2 | 0.63 | 农村客运站 | 2016-2020 | 新建 | 0.05 |
曹村农村客运站 | 三级 | 0.2 | 1.4 | 农村客运站 | 2016-2020 | 新建 | 0.3 |
合 计 | 32.72 |
附件9
宿州市“十三五”货运场站重点建设项目表
名 称 | 建设性质 | 位置 | 设计能力 (万吨/年) | 规划占地 面积 (公顷) | 功能定位 | 建设期限 | “十三五” 估算投资 (亿元) |
宿州市东大国际物流中心 | 新建 | 埇桥区 | 300 | 13.33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6-2017 | 2 |
宿州市国际商贸物流园区 | 续建 | 埇桥区 | 500 | 66.73 |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 | 2015-2016 | 8 |
宿州市百大农产品物流中心 | 续建 | 埇桥区 | 200 | 133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3-2017 | 7 |
宿州市交通商贸新安速物流园 | 续建 | 埇桥区 | 200 | 37.33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4-2018 | 6 |
宿州市乾山化东物流园 | 新建 | 埇桥区 | 150 | 33.33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6-2017 | 5 |
宿州市佳达创智物流园 | 续建 | 宿马园区 | 200 | 41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4-2017 | 3 |
宿州市骏捷交通物流园 | 扩建 | 宿马园区 | 80 | 16.67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8-2020 | 5 |
萧县长通物流园 | 扩建 | 萧县 | 12 | 10.67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2-2018 | 1.8 |
砀山惠丰物流园 | 新建 | 砀山县城 | 15 | 7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8-2020 | 1.2 |
灵璧物流中心 | 新建 | 灵璧县灵城镇 | 18 | 10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8-2020 | 1.5 |
泗县城北物流园 | 新建 | 泗县北关 | 15 | 10 |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 2017-2019 | 2 |
符离集铁路物流园 | 新建 | 符离镇 | 500 | 50 | 铁路物流园 | 2017-2020 | - |
蒿沟站综合货运枢纽 | 续建 | 宿淮铁路蒿沟站 | - | - | 铁路货运站 | - | 0.7 |
灵璧站综合货运枢纽 | 续建 | 宿淮铁路灵璧站 | - | - | 铁路货运站 | - | 0.5 |
泗县站综合货运枢纽 | 续建 | 宿淮铁路泗县站 | - | - | 铁路货运站 | - | 0.5 |
合 计 | 44.2 |
附件10
重点项目分工表
序号 | 工作任务 | 负责单位 | 时间要求 |
1 | 续建并完成郑徐高铁、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以及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境内总里程119公里。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6-2018年 |
2 | 新建合肥至新沂高铁、淮宿蚌城际,境内总里程约50公里。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8-2022年 |
3 | 开工建设宿州站及货场搬迁改造项目,完成宿州东站改扩建工程。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6-2020年 |
4 | 加强城市功能片区间联系,积极谋划推进宿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适时推动轨道交通延伸至灵璧、泗县、萧县,“十三五”期间,争取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里程36.5公里。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8-2020年 |
5 | 以“三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网空间布局形态为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徐宿蚌埠高速宿州至蚌埠段,境内里程约26公里。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9-2021年 |
6 | 以“九纵四横五联”的一级公路网空间布局形态为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一级公路建设项目37个,建设规模814公里。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6-2020年 |
7 | 浍河航道整治工程,升航道等级,对浍河辖区段27公里航道,按四级线型三级断面标准(45×3.2×320米)整治提升航道等级。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8-2022年 |
8 | 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宿州境内新汴河航道,按500吨级标准重建团结、宿县船闸,新建灵璧船闸,改建碍航桥梁,配套建设锚地服务区。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8-2023年 |
9 | 沱河、萧濉新河航道整治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宿州境内沱河、萧濉新河航道,建设500吨级符离集船闸,改建碍航跨河桥梁。 | 市交通运输局 | 2020-2024年 |
10 | 泗县冠丰码头、泗县逍遥码头、蕲县港区蕲县作业区公用码头、蕲县港区蕲东作业区公用码头、埇桥港区周段作业区综合物流码头、埇桥港区蒿沟(宿马工业园)作业区公用码头、灵璧港区西集作业区公用码头、泗县港区泗城作业区公用码头、新汴河旅游码头等建设项目。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6-2020年 |
11 | 按照4C级飞行标准规划新建民用支线运输机场,跑道2600米×45米,新建航站楼、停机坪等设施,设计机型为波音737、空客321等机型。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9-2022年 |
12 | 建设砀山通用机场,2018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泗县通用机场,2020年前投入使用,开展萧县、灵璧两县通用机场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8-2020年 |
13 | 规划宿州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宿州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宿州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砀山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萧县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和灵璧站综合客运枢纽,6座综合客运枢纽。 |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局 | 2016-2020年 |
14 | 建设宿州客运中心站及公交枢纽站、宿州汽车南站、符离客运站、泗县汽车站、泗县南关换乘中心、泗县西关换乘中心、泗县北关换乘中心、灵璧汽车南站、砀山县城北社会汽车站,9座公路客运站。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6-2020年 |
15 | 建设宿州市东大国际物流中心、宿州市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宿州市百大农产品物流中心、宿州市交通商贸新安速物流园、宿州市乾山化东物流园、宿州市佳达创智物流园、宿州市骏捷交通物流园、萧县长通物流园、砀山惠丰物流园、灵璧物流中心和泗县城北物流园。 | 市交通运输局 | 2016-2020年 |
16 | 建设刘巷子—宿州、宿州—淮北、宿州—泗县、宿州—砀山等天然气干支线。 | 市发展改革委 | 2016-2020年 |
附件: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通知.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