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党建领航“碳”路先行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量:56

市政环能公司翔安再生能源电厂 (资料图片)

正值盛夏,党旗飘扬。厦门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环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战略的赛道上持续交出亮眼答卷:下属公司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获评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厦门市首笔生物质发电绿证交易落地、海漂垃圾治理模式实现跨区域输出……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市政环能党委以“碳路者”党建品牌为引领,将红色基因注入绿色发展血脉的生动实践。

“碳路者”党建品牌LOGO的整体设计,表达了深刻内涵:党旗红的主色调,左上角党徽指引方向,寓意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白色的“碳路者”设计谐音探路者,寓意着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也意味着以“碳路者”的姿态、国企的担当,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一往无前、勇攀高峰。

新发展时期,厦门市政环能公司以党建领航,“碳”路先行,扎实做强做优做大固废处置产业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朝着“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无废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商的目标大步迈进。

党建引领

为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企业之“根”;加强党的建设,是经营之“魂”。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

笃信笃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公司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学习研讨、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把全会精神传达贯彻至每一名党员,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固本强基,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公司党委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按照“四同步”“四对接”的要求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推动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谋定而后动,精准定位党建品牌发展方向。公司党委坚持“谋”字当先,为品牌建设把脉定向,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党建工作现状及需求,定位“碳路者”党建品牌发展方向,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绿色引领

实现垃圾焚烧价值跃迁

向垃圾要生态、经济效益。市政环能锐意进取、探路先行,积极探索固废处置领域绿色发展新路径。

“我们把‘碳路者’党建品牌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始终弘扬‘务实创新 全面为民’的企业精神,全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说。

垃圾焚烧产生清洁能源,实现从“电力供应”向“可交易资产”的多元化转变,这一举措正是这种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

近日,市政环能下属旭鸿公司、延鸿公司通过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将近27万张有效期至202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实现首笔市场交易,这也是厦门市首笔绿证交易。

根据现有项目规模,公司每年可产生用于市场交易的绿证约30万张,将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绿色现金流”,不仅开辟了新的收益渠道,更为厦门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供“政策驱动+市场创新”的实践样本。

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在国际能源转型背景下闯出新路、产出清洁高效能源?怎么应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行业深度变革?市政环能公司迎难而上。

实施“热电联产”,推动能源阶梯利用。

去年5月,翔安区集中供热项目正式投产,以垃圾焚烧发电余热为集中供热主力热源,为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企业提供蒸汽。项目日产3600吨蒸汽,达产后可减少标准煤用量约1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年。

持续提升垃圾处置能力,无害化处理再上台阶。

厦门市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部获评国家最高等级的“AAA级垃圾焚烧发电厂”,总处理规模达5450吨/日,为推进厦门“无废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厦门经验持续输出,助力兄弟城市市政设施提升。

在“碳路者”党建品牌的引领下,不断加快“碳路”足迹跨区域延伸步伐,驱动业务版图向外拓展,先后在仙游、南平、宁化等地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科技引领

解锁固废资源化利用“创新密码”

走进市政环能下属晖鸿公司,废硫酸制聚合硫酸铁项目正在上演“变废为宝”的奇迹,以废硫酸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的聚合硫酸铁产品,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聚合硫酸铁已投入使用,不仅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能,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创新引领,为民服务。科技创新,是晖鸿公司最亮丽的底色。公司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去年1月,晖鸿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摘取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国家级最高荣誉,这也是对企业核心自主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认可与肯定。

抓创新,促发展,谋未来。市政环能公司深入践行“科技市政”建设理念,加大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从科研领域获取澎湃动能。

在厨余垃圾处理领域,市政环能下属欣源公司的厨余垃圾有机浆液提油技改项目顺利完成并投用,不仅有效解决厨余垃圾含油量高带来的后端污水处理难等问题,所提取的粗油脂还可作为制造航空煤油的原料,进一步提升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创新引领

书写海漂垃圾治理的“厦门答卷”

不久前,市政环能下属峻鸿公司与漳州环境集团正式签署“厦漳水域(九龙江入海口)保洁服务”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海漂垃圾治理“厦门模式”向外复制输出迈出了第一步。

海域保洁员,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上美容师”,他们所面临的职业难度和日常工作强度,是相当艰巨的。

厦门峻鸿公司负责人说:“最艰苦的莫兰蒂台风期间,每天要处理近200吨垃圾,是平时的几十倍。我们支部有一个响亮的党建品牌,叫作‘海上美容师’,意思是要呵护美丽的厦门海湾,守护海洋生态环境。每逢重大的危急时刻,党员干部冲在海漂垃圾处理的第一线,扛下最重最累的任务。”

海上环卫还有多项创新举措,取得“智慧海上环卫远程感知系统”“智慧海上环卫管理系统”“海上环卫管理系统数据可视化平台”“近岸海面漂浮物智能监测系统”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种海上漂浮物分段传送收集船”被授予发明专利证书;“智慧海上环卫”系统被中环协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环卫项目及设备设施数字化转型示范优秀案例”。

如今,“智慧海上环卫”系统已成为治理海漂垃圾的数字利器,治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厦门东南部海域、同安湾海域先后获评国家级第二批和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并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域美丽海湾,“四化”治理机制相关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2020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和2023年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从传统焚烧处置的技术革新到资源转化的价值重构,再到海漂垃圾治理的创新突破,市政环能逐步构建起“固废处置+能源服务+生态治理”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面向未来,市政环能将以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无废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商为目标,以“碳路者”的姿态在“双碳”赛道上书写更多绿色答卷,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市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