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南平:依托生态优势,引领“双碳”经济新潮流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量:43

近年来,双碳目标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南平市正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双碳”产业前沿。随着2025(第九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的召开,南平透露出积极的信号,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与南平市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及碳计量中心的建立,无疑为南平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这片拥有优秀生态资源的城市,绿色不仅是其自然风貌,更是其发展的核心理念。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中,南平独树一帜,成为全省唯一进入试点的地级市。这是对南平近年来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努力的认可,也提升了其在“双碳”产业上的影响力。

碳监测创新,抢占发展先机

南平之所以能在“双碳”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得益于其在碳监测领域的提前布局。两年前,南平便开始发力,2023年3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落地南平,随后在同年8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成功成立,为城市的碳监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在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设备,成为此项工作的重要成果。该设备能够在百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精准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打破了传统监测方式的局限性,实现了区域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有效性评估的目标。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南平在碳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除了研发先进的碳监测设备,南平还积极建设工业碳排放物联网监测平台,并开创“空天地一体化”的碳监测体系。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南平的“双碳”产业快速发展,还为其后续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预计今年,南平将推出福建省碳足迹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助力超百家企业实现碳数据的互联互通。

特色产业的绿色转型

南平的竹产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兴“双碳”产业的探索先行者。通过首创的《竹制品碳足迹计量评价方法》,南平对竹子生长过程中的碳汇量与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其打造“零碳”竹制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仅在竹产业上有所探索,南平还与南铝公司深度合作,建立了铝冶炼、铝熔铸等领域的碳监测和核算机制。这一合作将为铝合金高端产品的低碳评价提供科学支持,并进一步推动南平在电解铝行业的碳排放监测平台建设。

人才驱动,赋能“双碳”产业

“双碳”产业不仅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驱动。南平在这方面的努力不容忽视。近年来,该市相继推出多项政策,吸引了140余名高层次人才加盟,包括18位行业领军人才以及28名博士、硕士。这些人才的汇聚,为南平的“双碳”产业发展带来了生命力。

南平建立的福建省“双碳”能力建设中心,更是成为人才涌现的重要平台,推动政策分析、碳排放数据管理及标准修订等工作的高效开展。这种智力支持将大大助力南平在碳监测、碳足迹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举办职业培训,引领行业标准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新兴职业开始在南平逐渐涌现,其中包括碳排放管理员等。这类职位日益受到高排放企业的青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需求。南平在去年底启动了全国首个碳排放管理员培训教程的编制项目,以满足这一新兴职业的培养需求,并希望推动职业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通过持续的努力,南平正在为其“双碳”产业的未来铺就一条成功之路。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方面,南平无疑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助力国家的双碳战略实现。此刻的南平,正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向着未来的理想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