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也步入了世界中等偏高收入经济体行列。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所未有之大变局,“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稳增长”“稳就业”等保障民生的行动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单一行动目标正在被多目标协同取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经济动能转换,污染防治与减碳行动协同,能源转型与先进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规划紧密衔接,绿色产业与区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等议题受到各国政府和学界广泛关注。
自《巴黎协定》生效以来,全球低碳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国家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行动计划。2021 年10 月,国务院提出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明确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实现碳达峰目标。从国内外整体发展形势看,“双碳”目标下经济动能正在由“灰色”生产要素(化石能源、大规模土地开发、廉价劳动力、物质资本积累)向“绿色”生产要素(清洁低碳能源、土地合理开发、技术人才、自然资本积累)转变,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本驱动的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的新时代。在这个变革中蕴藏着巨大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机遇。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总量连续33 年稳居全国第一,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大省、能源消费大省。但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效率差距较大等典型问题,以及在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约束目标下如何激发新动能、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如何在“双碳”行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均衡协调等方面进行协同行动,产生倍增效应,不仅是广东面临的特殊问题,还是全国各地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新的经济赛道中,广东能否抓住“双碳”行动带来的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资和市场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将决定未来广东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专业智库作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就“双碳”目标下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广东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研究小组,联合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小组通过世界银行经济与碳排放数据库、欧盟议会网站、中国城市碳排放数据库等渠道搜集整理数据与信息;与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UKCCC)开展线上交流、国内利益相关方调研、组织专家研讨;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改进Tapio 脱钩模型工具等方式,立足广东经济社会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进而形成了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共有6 章。
第一章主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和格局演变趋势、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在减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低碳转型主要经验和措施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包括欧盟绿色新政、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英国碳预算管理制度等。
第二章聚焦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战略部署、与广东相邻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开展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绿色发展举措进行梳理。
第三章从历史纵向和现状横向两个维度研究广东经济发展现状、碳生产力变化、人口发展与消费模式变化趋势、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的区域差异,研判“双碳”目标对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第四章主要分析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变化对广东产业发展、产品价格、贸易平衡和贸易条件的影响,重点开展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广东外贸经济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提出广东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在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动能转换等方面的调整思路。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精彩内文展示
本文摘编自《双碳目标下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道》(王文军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3)一书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6289-4
审图号:GS京(2025)0288号
责任编辑:杨逢渤
本书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也可供绿色低碳领域相关的科研人员、管理者、大专院校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