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美退《巴黎协定》难挡能源转型,敦促COP30兑现气候融资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25-02-10 浏览量:47

联合国气候事务主管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周四表示,“一个国家或许可以退缩,但已有其他国家积极响应,为抓住这一机遇”,此言针对的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事。

在今年的首次演讲中,联合国气候事务主管指出,随着各国认识到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巨大”利益,这一转型已是“势不可挡”。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周四在巴西一所大学发表讲话时表示,各国正“抢占先机获取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巨大回报”,如创造新就业机会、减少污染及相关医疗成本、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实现能源价格更实惠。他表示:“一个国家或许可以退缩,但已有其他国家积极响应,为抓住这一机遇”,并补充道,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斯蒂尔此言指的是美国。上个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二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称该协定是“不公平、片面……的敲诈”。此举使美国——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与伊朗、利比亚和也门一起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未加入该协定的国家。

去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António Guterres)警告称,如果美国再次退出该国际条约,那么《巴黎协定》的进展可能会遭受重大挫折。

周四,斯蒂尔概述了他今年和将于11月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年度气候峰会COP30的首要政策重点。

去年,各国达成了一项3000亿美元的全球气候融资协议,斯蒂尔称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全球南方国家谈判代表称该协议是“笑话”且“侮辱性地低估了所需金额”。在峰会期间,他们一直在争取“数万亿美元,而非数十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因为专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后果所需资金约为每年1.3万亿美元。

在COP29上,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联盟成功推动最终文本纳入了相关表述,确定将建立专门进程,致力于把气候融资规模提升至1.3万亿美元。这一努力将是“巴库至贝伦1.3万亿美元路线图”的一部分,该路线图将寻求额外资源“支持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道路”。

斯蒂尔表示,过去十年,全球在气候融资方面从“几乎为零”到成功动员了约2万亿美元。“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让融资到位;以实现巴库至贝伦1.3万亿美元路线图为开端——让每个国家都能开始发挥其全部潜力,”他表示。

今年是19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的十周年,该协定是加强全球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威胁最重要的气候协议之一。

签署国承诺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变暖限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或“远低于2摄氏度”以内。专家警告称,超出这一限度,将达到关键临界点,并且会对维持地球宜居的几个重要地球系统造成灾难性且可能不可逆转的后果。

十年前,在巴黎,所有国家都同意加强气候行动。

今年,在COP30之前,所有国家都可以收获成果。

气候新计划将推动经济更强劲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民众健康水平、让能源和粮食价格更亲民。

斯蒂尔周四肯定了联合国在推动全球气候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并表示,如果没有联合国,全球变暖将达到5摄氏度,“这是对我们所知的人类文明的死亡判决”。他表示,尽管过去十年全球局势愈发呈现分裂态势,但气候谈判进程“成功打破了这一趋势”。

但进展并不意味着全球正在朝着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稳步迈进。恰恰相反,联合国去年警告称,若按照当前趋势发展,本世纪全球气温将上升2.6至3.1摄氏度。

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是首次超过1.5摄氏度的一年。尽管最近全球气候发展并未表明已永久突破这一关键限度(科学家表示,这一限度需以数十年为尺度来衡量),但这向人类发出了明确警告,即我们正比以往预计更快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

科学家对此也并不乐观。去年5月,《卫报》对380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科学家认为,人类正面临至少2.5摄氏度的升温。

周一,著名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表示,即便是《巴黎协定》中设定的 2 摄氏度温控目标,“如今也已难以企及”。他的最新论文得出结论,地球气候对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敏感度高于此前预期。这位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气候科学家曾在1988年向美国国会宣布全球变暖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