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正经历一场能源变革,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中国的双碳目标为这一变革提供了方向,而电氢协同发展被认为是通往绿色未来的重要途径。2025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专门设立以“双碳目标下电-氢协同发展关键技术”为主题的论坛,汇聚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氢协同发展逐渐展现出其重要性。该技术不仅包括清洁能源制氢的先进方法,还涉及氢能的安全高效储运等方面。氢能的广泛应用将可能推动电力系统的转型,使电力与氢能之间的协同效应得以充分发挥。这一成果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可能在环保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电氢系统集成技术是关键。通过风能和光能与氢能的结合,实现多能互补,可以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近年来,清洁能源制氢技术不断成熟,许多国家和科研机构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氢气的高效发电特性与可再生资源的灵活性,是未来能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关键期,行业专家指出,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氢储运系统是实现电氢协同的先决条件。氢的储存和运输需要新的技术创新,以确保在能源转换过程中降低损失并提高安全性。针对这一任务,相关研究正积极展开,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研究。
更值得一提的是,电-氢耦合参与多元市场模式将推动整个电力市场的演变。过去,电力市场发展的模式相对固定,今后将更加重视多元化和灵活性。电氢协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不仅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还可能提升用户的参与度,从而形成更加健康的市场生态。
对于有意向参与的研究者,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正在广泛征稿,尤其希望集聚前沿研究成果。投稿内容涉及电氢协同发展、氢储运技术、氢能高效发电等多个领域,鼓励广大师生、科研人员积极投稿,贡献智慧。参与者不仅有机会与行业顶尖的专家学者交流,还可能通过优秀稿件参与年度影响力学术论文评选,获得更广泛的宣传与认可。
此外,专题编委会的成员均为久负盛名的学者,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等人。他们的参与无疑为该论坛提供了权威的学术支撑,促进了电氢协同发展的深入探讨。未来,电氢技术的不断推进,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在电氢技术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走在前列,未来还需在国际合作和技术共享上进一步加强。因此,电-氢协同成为当下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我们期待通过此类学术活动的推动,能够为电氢协同的发展提供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以实现未来可持续的能源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