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钢铁新材料研究院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宁钢召开。本次会议围绕长流程钢铁企业碳减排路径与绿色转型发展展开深度研讨,系统评估研究院项目进展,顺利完成首批项目结题评审及第三批项目立项评审工作。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宁钢党委书记董事长瞿涛,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北京科技大学项目合作团队专家,宁钢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低碳转型:直面挑战凝聚智慧
瞿涛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宁钢在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示范工厂建设等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指出在“双碳”目标下,企业面临能源结构调整压力、低碳技术应用成本高、碳捕集项目经济性不足等现实挑战。他强调,亟需依托钢铁新材料研究院汇聚行业智慧,为破解绿色转型关键难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宁钢有关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宁钢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包括低碳技术工艺优化、能源回收利用等领域的进展及瓶颈问题。与会专家围绕智能化与绿色制造融合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优化转炉炼钢废钢配比、构建能源-排放-质量-成本四维大数据分析模型等实操性建议。
战略引领:院士解读碳中和实施路径
毛新平在主题发言中深入阐释了钢铁工业“碳中和”愿景规划及六大探索路径,包括能源结构调整、碳捕集利用等核心方向。他高度肯定宁钢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指出低碳发展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指出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确保短期减碳目标落地,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光伏、风能等绿色能源;要强化长远战略布局,聚焦低碳冶金前沿技术攻关,择机探索绿氢资源利用试点,构建“小范围尝试—大规模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提升低碳核心竞争力。
项目管理:严把科研质量关
在项目评审环节,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研究院第一、二批共6个在研项目的进展汇报及阶段性成果展示;重点对首批1个结题项目进行验收评审。专家组从技术创新性、成果转化价值、经费使用规范等维度严格把关,一致认为结题项目达到预期目标,部分成果已在产线实现工程化应用。同时,专家对第三批3个拟立项项目的技术路线创新性、实施方案可行性及市场化前景进行全面评估与深入论证,提出明确关键性能参数量化指标、强化现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等改进建议,为后续研发工作明确方向。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宁钢在低碳技术攻关与创新体系建设上开启新篇章。未来,宁钢将依托钢铁新材料研究院的智库优势,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长流程钢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可复制的“宁钢方案”。